
肉食生產消耗大量水、土及其他資源,生產1公斤肉類就耗上7-15公斤穀物作飼料。隨著人類整體的肉食需求量上升,加劇了牧地開發及禽畜生產「機械化」的情況,破壞生境及漠視動物權益。
目前,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佔全球總額約10%,當中25%為沼氣,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另一方面,把本來可以直接用作糧食的穀物作為禽畜飼料,再以肉類作為人類的食糧,是非常浪費糧食的食物供應方法。
面對着全球糧食不足及環境資源緊拙的難題,大家應該重新考慮是否繼續以肉類作為主要食物,尤其身處經濟富裕的香港,我們更應好好反思。少吃肉類不但可確保世界有足夠穀糧供人類食用,還可減輕我們對大自然構成的壓力,同時為自己的消化系統減壓。世界衛生組織在2003 年的全球健康報告中指出,食用充足的蔬果可促進個人健康,可減低患上消化管道癌症機會達兩至三成。因此,素食為主的膳食為營養師及環境人士所推崇。
你知道嗎?
-
飼養禽畜亦耗用大量資源,以水為例,生產一公斤小麥的平均耗水量約100公升,生產一公斤牛肉的平均耗水量卻超過2萬公升,當中大部份清水耗用於沖洗動物欄及生產飼料過程上。
-
如果以一公頃的農地用作種植粟米,可養活約17個人,若以同一土地面積種植穀物飼養牛隻,再以之供應人類,則只可養活1人。因此,土地資源與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。
-
生產一磅食物所用的水:
食物種類 (一磅) |
耗水量 (L) |
生菜、蕃茄 |
97.06 |
馬鈴薯 |
90.85 |
小麥 |
94.64 |
蘋果 |
185.49 |
雞肉 |
3085.11 |
豬肉 |
6170.22 |
牛肉 |
19737.14 |

